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晉)新界有不少低窪地區的鄉村長年受水浸困擾,各區關愛隊在今次暴雨來臨前多天已與民政事務處、渠務署及村民準備防洪措施,水浸入屋等嚴重情況已不復見,顯示鄉郊應對惡劣天氣的能力顯著提升。有關愛隊成員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特區政府近年的防洪工程效益提升,期望政府再針對一些仍有水浸的地區,及早堵塞防洪漏洞。
探獨居長者 派緊急物資包
元朗八鄉北關愛隊隊長鄧鎔耀表示,為應對「丹娜絲」可能帶來的持續惡劣天氣,關愛隊日前已在區內多條鄉村探訪獨居長者等有需要住戶,派發緊急物資包,提醒他們做足防洪措施等,並於昨日下午到區內多個水浸黑點及河道視察水流量,及早將水浸情況和潛在風險匯報特區政府相關部門跟進。
他指出,八鄉北有多條鄉村處於低窪地區,長年飽受暴雨洪水威脅,例如橫臺山等地曾發生洪水退卻後,雜物都掛在樹枝上的畫面,可見水位高達7呎「比人更高」。隨著橫臺山河瀝背防洪渠改善工程於去年完成,今年附近多條村已再無水浸入屋,可見防洪工程的效益顯著。然而,錦田公路、下輋村、新隆圍等一帶仍有輕微水浸情況,他期望特區政府及早堵塞區內尚存的防洪漏洞。
防洪渠改善工程成效顯著
北區上水鄉郊關愛隊隊長侯漢碩表示,過去北區坑頭一帶的低窪地區每逢暴雨,容易發生水浸入屋,甚至出現水深過腰災情。為此,北區民政處及渠務署近年推行多項改善渠道工程,包括加設排水渠道及路壆,沿後山長243米的村路設置多達110個渠口,有效攔截附近高處及山上的雨水湧入村內。
關愛隊與北區民政處、渠務署、村民攜手防洪的意識亦持續提升,例如為應對今次「丹娜絲」可能帶來的惡劣天氣,經過各方連日來的緊密溝通,制訂行動預案,民政處及渠務署於前日(9日)已提前派員到坑頭疏通渠道,並於昨日(10日)上午聯同關愛隊攜帶兩臺水泵入村,即時開啟水泵抽走村內積水,同時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防水沙包,增強防災能力,令今次暴雨未有造成水浸入屋。
侯漢碩並指,因應雨季來臨,北區民政處及渠務署不會在雨停後立即撤走兩臺水泵,而是首次將其暫時留置坑頭,以便在未來再有暴雨時,能迅速安排人員到場開泵抽水,安排十分周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