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由前晚(9日)開始,香港開始受「丹娜絲」影響,先後三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見表),黃色及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彈出又彈入」,香港天文臺署理高級科學主任郝孟騫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解釋,「丹娜絲」路徑相當飄忽,兩度登陸後已減弱為熱帶低氣壓,但相關殘餘繼續橫過廣東東部,與活躍的西南季候風夾擊,令天氣極不穩定。有氣象專家指出,「丹娜絲」跟前年引致世紀暴雨的熱帶氣旋「海葵」,移動路徑相近,同樣帶來暴雨,較難預測雨勢。
預計今明有驟雨及狂風雷暴
「丹娜絲」登陸後減弱為熱帶低氣壓,為華南帶來狂風雷暴,天文臺昨晨8時3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當時正值上班上學繁忙時間,打工仔和學生要涉水而行,雨勢持續,9時36分,改發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天文臺其後改發黃雨,到中午12時40分再發出紅雨,歷時近3小時,直至下午3時半。
對於多次更改暴雨警告信號,郝孟騫指出根據過往經驗,每當有熱帶氣旋或相關殘餘在香港北面掠過時,有機會帶來暴雨,天氣極不穩。他預測今日(11日)至周六(12日),香港亦多雲有雨,間中有驟雨及狂風雷暴,預計下周初期受高空反氣旋增強的影響,天色才會好轉。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指出,「丹娜絲」與前年引致世紀暴雨的「海葵」,移動路徑相近。他說:「當全球暖化時,大氣層裏有條件可以容納更多水分,我們現在夏天有很活躍的西南氣流,提供很多水分,而大氣層又有這樣的能力去儲存這些水分,所以下雨時雨勢會很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