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帶氣旋「丹娜絲」「回馬槍」後,殘餘為廣東東部帶來暴雨及狂風雷暴影響,香港出現雷雨,特區政府天文臺由前晚至昨日先後三次改發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個別地區包括新界西北部分地點及公路出現水浸情況,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前晚主持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會議,統籌各部門應對。保安局轄下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亦全面啟動,各緊急救援隊伍全員候命,超前準備應對突發情況。渠務署派遣超過100隊緊急應變隊伍清理水浸情況,通宵巡查容易出現水浸的地點,另外路政署轄下市區和新界的緊急控制中心,以及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分別密切監察道路和交通情況,故昨日在暴雨下未出現大範圍的重大事故。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明
由前晚11時黃雨發出至昨晚7時,渠務署共確認6宗水浸個案,均位於新界西北地區,其中新田一帶佔4宗,新田公路往元朗方向近模範鄉一度因水浸要全線封閉,受影響巴士路線須改道行駛。水浸情況較嚴重地區集中在元朗一帶,市區、將軍澳等低窪地區,則未有造成廣泛水浸。
渠務署提早清除黑點淤塞
今次市面大致維持如常運作,歸功於特區政府超前部署。其中,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領導的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前晚召開會議,統籌各政府部門做好準備和應變部署,安排額外人手候命,其中渠務署前日開始作出超前準備,為全港約240個容易因淤塞而引致水浸的地點,進行特別檢查和清理工作,昨日繼續實施「及時清渠」安排,合共180隊緊急應變隊伍在全港各區進行檢查和清理渠道工作。
預計天氣情況仍持續惡劣,路政署轄下市區和新界的緊急控制中心昨早10時15分啟動,另青馬及青沙管制區與跨界通道的緊急控制中心下午5時投入運作,將至少持續運作至今日。該署與道路維修保養承建商實時監察主要公共道路情況,以應對及處理突發事件,昨早已再次檢測安裝於有較高水浸風險的行車及行人隧道,包括觀塘道下通道和沙田城門河、大埔林村河及大埔河沿岸等的部分行人隧道的水浸警告系統,確認運作正常。
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則聯同港鐵、專營巴士等公共運輸服務營辦商、相關部門和其他機構,密切監察全港交通及運輸情況,視乎實際交通狀況協調公共運輸服務營辦商,安排服務調整或緊急服務。若有道路因塌樹、水浸、山泥傾瀉等令行車受阻,中心會協調警方、路政署等部門及各公共運輸服務營辦商盡快清理。
消防警務醫療部門高度戒備
各緊急救援部隊包括消防處、警務處、民眾安全服務隊及醫療輔助隊亦全員候命,以應付暴雨及強風期間或發生的緊急事故。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昨日與各醫院聯網總監召開會議,檢視應對惡劣天氣的準備工作,而各聯網預留人手、食物及醫療物資,確保服務運作正常,並加強視察公立醫院不同位置。
天文臺昨早10時40分改發黃雨後,教育局宣布所有下午校昨日停課,正上課的上午校及全日制學校則繼續上課,並考慮到全港學校已陸續放暑假,停課對學生的學與教實際影響較小,故宣布所有日校包括中小學、特殊學校、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今日 (11日)停課。若原於今日進行的中一入學註冊手續,改為下周一(14日)進行。
民政事務總署緊急事故協調中心昨日已運作,並於港九及新界先後開放5個地點作為臨時庇護中心,供惡劣天氣下有需要人士入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