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仁市,這座距離首爾約40公里的韓國京畿道特例市,正以濃厚的本土特色迎接東亞錦的八方來客。作為本屆賽事的承辦地,這裏的國際化程度卻出人意料地有限。從交通導覽到餐飲服務,韓語幾乎是唯一的溝通語言,英語標識的缺失使非韓語使用者不得不放慢腳步,重新適應。
這種語言壁壘在公共交通中尤為明顯。採訪結束後,記者嘗試乘搭公共交通返回住處,未曾想到這是一場「冒險」。巴士站牌上密密麻麻的韓文標示與曲折的路線圖,像是一幅獨特的迷宮圖紙,沒有任何英文輔助資訊下,只能借助翻譯軟件與地圖導航來辨認站名和路線。帶著不確定性登上巴士後,全韓語的報站系統為旅途增添幾分挑戰。幸好實時定位準確地顯示了當前位置,最終順利抵達目的地。
然而,在這座「語言孤島」上,當地人的友善與耐心成為了溝通的橋樑。他們熱心地配合著我笨拙的翻譯嘗試,在超市裏比手畫腳、在車上透過翻譯器聊天……這些小插曲,為忙碌的採訪增添了幾分有趣。 ●香港文匯報特派記者
葉詩敏、王思佳 韓國直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