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勤 立法會議員
香港投資推廣署日前宣布,過去兩年半內協助引入逾1,300間海內外企業來港落戶,直接投資額超過1,600億元,創造新增就業約19,000個,提前完成了2022年施政報告所定下的績效指標。同時,去年3月推出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截至今年6月亦收穫豐碩成果,預計可為香港帶來464億元投資。這一系列的成績不僅反映香港穩定開放的營商環境,受到企業和資本的青睞,亦體現本屆特區政府銳意求變,積極主動的工作理念收穫豐碩成果。正是這兩方面的優勢疊加,使香港在外圍環境風雲變幻的局勢下脫穎而出,吸引企業進駐與資金流入。
善用內聯外通特色 吸引外資落戶
根據投資推廣署的統計,自2023年1月至今年6月,署方共協助1,301間企業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完成率達到2022年施政報告所設目標的115%;這些企業首年直接投資1,684億港元,完成率為219%;創造就業職位19,136個,完成率為125%。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當中有630間企業來自中國內地,其餘671間則主要來自美國、英國、新加坡以及加拿大等地。
由此見得,在外圍環境顯著變化的情況下,內地企業有著很強的「出?!挂忸?,期望拓展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而在這一過程中,香港仍然是內地企業上市融資、拓展海外市場的首選目的地。例如全球鋰電池的龍頭企業寧德時代,便於2023年決定落戶香港,在科技園成立寧德時代香港研究院,同時也將在香港成立國際總部和國際投資中心。今年,該企業又於香港交易所正式上市,集資357億港元,成為2025年全球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IPO)。
另一方面,不少來自美國、英國、新加坡以及加拿大等地的企業也選擇在香港落戶。一方面,相信他們是看好香港開放的營商環境,能夠為企業開拓新市場帶來靈活性。更加重要的,是國家不斷進一步開放內地市場,為全球高質量產品進入內地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而香港無疑是海外企業進入內地市場最重要的窗口??梢哉f,香港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令香港在外圍環境顯著變化的情況下能夠把握機遇。
發展新興產業 推銷高質量產品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亦再次提醒香港保持穩定開放環境的重要性。香港良好的法治基礎、開放的營商環境、穩定的社會氛圍,是吸引投資、招攬人才來港的首要因素。未來,特區政府也應在戰略上繼續聚焦統籌安全與發展,才能為香港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在投資推廣署的報告中還提到,署方的招商引資工作縱貫產業領域,匯聚政策導向,緊扣近年施政報告重點措施,例如低空經濟、烈酒貿易、北部都會區發展等,繼續肩負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發揮「雙向跳板」、內聯外通的樞紐角色。
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能夠為企業提供多種機遇,助力其發展壯大。而在這一過程中,香港亦可利用好自身作為內地市場與海外市場節點的作用,發展自身的新興產業。未來,特區政府更應聚焦新興科技的產業在港應用,充分發揮香港的示範效應,協助內地高質量產品更好地向海外市場推廣。另一方面,我們亦可透過自身發達的各類會展系統,成為各行各業優秀企業和商品的交流平臺,幫助海外企業以香港為跳板,更好地了解內地市場情況。在這樣的雙向關係中,為自身的產業轉型與升級尋找到新的契機。
展望未來,特區政府務須在戰略層面繼續保持高度定力,堅定不移地維護香港賴以成功的核心基石,包括健全的法治體系、自由開放的市場環境以及穩定的社會氛圍,此乃吸引全球資本與人才來港的長遠根本。與此同時,特區政府在戰術層面則應持續求變應變,以更前瞻的視野、更主動的姿態,敏銳捕捉全球產業變革與市場機遇。只要保持戰略定力,善於戰術應變,香港必定能夠在複雜多變的全球格局中,進一步鞏固優勢,開創繁榮穩定的新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