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量童 博匯智庫主席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現時正以「一國兩制」、內聯外通的優勢及定位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深化國際合作,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數字化時代,香港要打造成為「新一代國際金融中心」,應在傳統金融科技基礎上加強數字金融的功能形態,向下以多維度數字資產為底層基礎資產,向上連接數字資產證券化交易的數字貨幣結算,形成數字金融交易資產池和數字貨幣交易清算池。

做好頂層設計 保障金融安全

首先,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責任之一,是保障國家金融安全。香港應建構以國家數字科技為基礎的數字金融安全保障系統,並以此重構有別於傳統國際金融中心流動性結算、兌換體系和資產計價、定價體系(例如,傳統國際金融中心依賴的SWIFT清算體系,以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美元計價定價體系)。

其次,鑒於目前全球數字化發展已形成G2兩大數字標準體系(即中國標準體系和美國標準體系),中國的數字標準體系,疊加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和數字「一帶一路」發展,香港要打造成為「新一代國際金融中心」,有必要在保障國家數字金融安全的前提下,融合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基於利率平價和資產組合的定價要求,形成具備足夠廣度和深度的多維度數字金融資產交易市場,重構具備堅實資產交易價值的數字化國際金融市場功能,滿足對新時代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的需求。

特區政府於2022年10月發表《有關虛擬資產在港發展的政策宣言》,顯示香港已做好準備,打造「新一代國際金融中心」,對於香港全面發展數字資產交易、重塑國際金融中心具有重大意義。

因此,香港做好發展數字資產、打造「新一代國際金融中心」的頂層設計、功能建構,很有必要。

爭取國家數字科技支持

香港建設新一代國際金融中心,需要國家數字科技的支持。具體而言,包括數字化底座、算力保障、數字場景能力和數字金融能力四方面的配套支持。

首先,數字化底座要求基於國家網絡信息大數據安全前提下,金融市場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自主可控,要求芯片和操作系統供應商提供解決方案,支撐分布式大數據庫、大數據存儲、交易場景定製化設計和數據傳輸等系列能力。

其次,算力保障要求數字化底座提供穩定可靠的算力資源,滿足數字資產演算法需求和數字金融算力需求。這需要調用國家東數西算算力樞紐,滿足香港數字金融市場的巨大算力需求。比如,調用粵港澳大灣區東數西算樞紐能力,專門保障香港新時代國際金融中心數字資產發行、衍生、交易和結算等超級算力的需要。

再次,數字場景能力要求有優質而充分的數字資產交易,形成數字金融市場的投資價值和融資能力,增強香港新時代國際金融中心的市場廣度和深度。

培育充分而可靠的數字場景設計能力,應把來自各行各業的大數據,轉化為數字要素形成數字資產,再把數字資產證券化,形成虛擬資產金融市場的資產供給能力。

最後,數字金融能力要求結合以上三方面的體系化保障和流程化合規,主要包含數字資產交易、數字金融結算、數字資產管理的合規運營和增值循環等。

對數字資產實行合規監管

香港發展「新一代國際金融中心」,核心要點之一,在於把野蠻生長的加密資產生態,納入香港證監會(SFC)的場內交易合規監管體系中,例如,證券型代幣發行(STO)的數字資產發行交易,其集資作用與首次公開招股(IP)相近,同樣應受法規監管。

發展具有錨定要求、接受監管的優質STO,順應國際數字貨幣投資交易的發展潮流,能夠構建具備足夠廣度、深度的資產交易池和貨幣結算池,是香港發展新時代國際金融中心、在全球競爭中保持領先的核心要點。

香港建設「新一代國際金融中心」,是數字金融時代落實國家全球金融戰略的試驗場,需要有明確的建設目標,增強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吸引力。

首先,「新一代國際金融中心」需要具備足夠充分開放的市場廣度和深度,為國內外的數字經濟之投資和融資需求,形成穩定、持續和充分的自發交易閉環和結算兌換閉環。

市場廣度方面,需要形成多維度、寬頻譜的數字金融資產交易池,在堅實的數字底座和算力保障前提下,源源不斷提供底層優質錨定資產,滿足投資增值性交易需求。

市場深度方面,需要足夠規模的數字資產投資交易池和數字貨幣交易結算池,支持企業型、行業型乃至國家型的STO-IPO投融資交易需求。

其次,「新一代國際金融中心」需要以兼容開放的頂層設計、機制設計和基礎保障,在高位和多維相容傳統金融交易資產形態,從存量和增量兩個維度兼容交易轉化和流動性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