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嗇色園黃大仙祠一直致力宣道弘法,尤其注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今年,嗇色園將第三度參與於7月16日至22日舉行的「香港書展」,並推出《色食?細味幸福》、《嗇色園黃大仙祠殿堂圖錄》及《漫說嗇色園黃大仙祠神明》三本全新出版書籍。同場特設展覽,向公眾介紹「黃大仙信俗」及嗇色園的善業發展,亦會舉行多項文化活動讓大眾體驗文化意趣,增進知識,滋養心靈。
嗇色園參展攤位設於「心靈書區」(攤位:Hall 1A-C16),是整個區域中最大的攤位。全個攤位的最高點為大殿神壇,設計以黃大仙祠內的「赤松黃仙祠(大殿)」為藍本,讓公眾彷如置身黃大仙祠內,親身感受莊嚴氛圍。今年將首次恭迎黃大仙師聖像駕臨書展,讓公眾得以近距離瞻仰仙師的慈容。此外,公眾可在仙師座前靜心抄經,亦可親手製作許願蓮花並掛於神壇前,向仙師祈願。
攤位近半的位置將舉辦小型展覽,展出嗇色園珍藏相片的複製品,其中部分相片更是首次公開亮相,讓公眾透過這些珍貴的舊相片了解嗇色園百年來的善業發展。展區亦會設展板介紹黃大仙信俗傳承人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以及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傳承人劉錦棠等「香港國家級傳承人」及相關非遺項目的歷史背景,提高大眾對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
今年,嗇色園推出的三本全新出版書籍內容多樣,從關注長者「色食」到神明威靈故事漫畫,精彩紛呈。當中,於7月18日「嗇色園新書推介會」上閃亮登場的《色食·細味幸福》收錄了同路人心聲分享、照顧者啟示以及軟餐製作食譜。同時,邀請了相關專業人士及大專院校學者進行專題介紹。嗇色園期望新著作能提高大眾對長者吞嚥困難的關注,為長者謀求「色食」帶來的幸福感。其餘兩本新書旨在宣道弘法,《漫說嗇色園黃大仙祠神明》收錄了黃大仙祠內十六組神明的介紹,透過精美插圖與漫畫,描畫出每位神明的成道與威靈故事,以及與嗇色園結緣的歷史小故事,特別適合年輕一代閱讀。至於《嗇色園黃大仙祠殿堂圖錄》則詳細介紹黃大仙祠內各殿堂的外觀、建築與內部裝飾布置,讓讀者進一步了解大仙祠殿堂建築的設計特色與文化意義。
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嗇色園攤位將於不同日子舉行多個中華文化藝術工作坊,包括國畫、書法、香道、茶藝、圍棋等,又設《黃大仙寶經》、《孝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抄經工作坊,與愛好文化人士同樂。期間,攤位會於7月19日上午11時舉辦中醫養生及食療講座,以及提供免費中醫問診服務。而嗇色園屬下幼稚園的學童於7月20日將進行「十訓朗誦表演」及「親子十訓說故事」,藉傳揚《黃大仙寶經》中的「十訓」培養孩童的道德修養。此外,嗇色園今年再度舉辦「嗇色園書展小導賞員:短片製作比賽」,歡迎全港中、小學生化身小導賞員,以影像帶領市民遊走嗇色園書展攤位,從中認識「黃大仙信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