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全球主要國家過去需花長時間進行經貿談判,數年之後才可能有結果,談判結論未必是正式協議,可能僅是原則、框架或初步協定?!都~約時報》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圖)經常過度使用與擴大解釋經貿協議,所謂達成協議僅是他個人的期待。
僅有框架協定即公布成事
《紐時》稱,什麼是「貿易協議」近期是個弔詭問題。對特朗普來說,所謂的協議大概就是他說了算。主要貿易國家的傳統經貿協議內容通常有數百頁,需多年協商才能完成,但特朗普和其財經幕僚將兩國有限度的承諾就當成協議,甚至提前公布。例如5月公布與英國的「框架」僅有數頁內容,當中許多內容須繼續談判。美國官員宣布時,兩國官員還在談判桌上就困難事項爭論。
所謂與越南達成的協議,除了越南對美開放市場與零關稅,美方對越南輸美商品將徵收20%關稅外,相關內容至今付之闕如。特朗普稱這是兩國攜手合作的偉大協議,《紐時》指這僅是兩國元首「同意握手」。
至於特朗普聲稱中美達成協議,也僅能說是兩國關稅戰暫時?;?,情況回到原點。中美雖經兩輪高層談判、元首視像會議與大量工作層級官員的溝通,但達成貿易協議通常會調整國家之間的互動規則,如今中美暫緩高額關稅也僅是回到現狀,不是協議。
特朗普開口閉口就稱達成「協議」,但協議需各方同意全部內容。他在周三(7月9日)的內閣會議還是提到達成協議,實則是美方單邊同意的內容,其他國家未必有共識,他在個人社媒貼文通知各國政府的新關稅也是如此?!都~時》指出,美國與印度、歐盟可能近期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或簡單的初步草案,但不會是全新的完整經貿協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