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臺,就是某種嚮往,某種紀念。李昊把40多人的管弦樂團引入自己的萬人演唱會,歌迷們都不自覺盛裝出席。李昊在社交平臺上的熱搜裏看到歌迷們自我打趣說:「得把洞洞鞋暫時收起來了。」
為歌迷提供一個重要場合和視聽感受,邀請心目中最「頂級」的音樂製作班底,李昊做了許多準備工作,包括情感的預熱和漸進。比如,在《聲生不息》合作過香港音樂製作人嚴勵行、舞臺導演Mark以後,李昊便惦記著有機會要和這一班厲害的香港音樂人再合作。
「我邀請他們到杭州,來看自己種地,一起吃飯、聊天,相互了解各自的家庭和生活習慣。」李昊覺得,這個相處的過程大家漸漸親密如兄弟一般。如果生活工作要有趣、有內容、有儀式感,一個好的合作關係,並不是走流程,而是大家能捨得花時間去給彼此慢慢培養情分這種東西,這種自然而然一起發酵的情感,在音樂的創作裏尤其重要。
個人演唱會,留給李昊的舞臺綵排時間其實很少。同步進行的工作很多,包括「十個勤天」的巡演,面對怎麼擠出時間這類有點常規的傻瓜問題,李昊就是一個字「練」。要如何見縫插針地練習,可能要請大家自行想像。但在李昊看來,置身於那種濃厚的專業氛圍和精彩中,資歷尚淺的自己要拿出「真功夫」,就要比他們更專業,所以有這樣的一個驅動。李昊沒有透露,具體練習多少遍,但他知道只有練很多遍,才能在一班專業人士面前產出屬於自己的專業亮光。
都說香港人做事很敬業,有專業精神。「香港皮順德餡」的李昊也有著港人做事的高度自覺:我不希望專業精神在我們年輕一代身上有所流失,專業人士的魅力就是要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我想我是有這樣的責任和自覺的。就好像,每次說起香港,作為歌手的李昊會對紅館一直充滿期待:這是一種歌手的自我認證,似乎只有在那裏開了個唱,作為歌手才不會有遺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