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慰安婦史料的稀缺,除日軍有組織的毀滅之外,港英政府的漠不重視,亦是最為重要的原因。香港前高級警司何明新2014年於《明報》發表文章指出,日軍在香港設置了多個慰安所,其中最大規模的慰安所位於灣仔分域街至菲林明道一帶的四層唐樓內。文章中稱「她們(慰安婦,記者註)曾在港要求日本道歉,但當年不獲英國政府支持,最後被迫放棄。」

香港報人薩空了所著《香港淪陷日記》中,於1942年1月7日有如下記載:「今日香港街頭又出現一種手寫招貼,上面寫著『日本軍慰安所』招用軍妓,並有『名額有限 報名從速』的字樣。」這意味著,日軍佔領香港僅不足兩周,便已開始啟動「慰安婦」制度,且至少完成部分場所的徵用和管理機構設置。

灣仔「慰安婦」曾數以千計

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通過調查還原了日軍設立慰安所的過程:香港淪陷後,為激勵鬥志和解決日軍性慾,日佔香港總督磯谷廉介決定建立大規模的軍事紅燈區。1942年8月,副總督平野茂通知佔港日軍司令岡田梅吉在香港迅速建立500家慰安所,平野茂看中的是灣仔駱克道一帶共計160多間房屋。岡田梅吉則命令第68大隊長中川金光負責執行。隨後中川率部抵駱克道,將西自軍器廠街口,東至勳寧道(今菲林明道,編者註)地段設為徵用區。

平野茂所著《我們在香港的苛政與暴行》一文也證實:日軍計劃在灣仔一帶,圈出八百公尺的地段闢為妓院遊樂地區,櫛比鱗次地在兩側設立五百家軍妓院。

前養和醫院院長李樹芬在《香港外科醫生六十年回憶錄》中亦披露,日軍佔領香港三天慶祝日之後,日陸軍總醫官江口大佐突然到訪,向李樹芬請教如何找到500名妓女,並表示日軍迫切將於西環和灣仔一帶開闢妓區。「但實際上他的計劃遠較他原來的更為龐大。」李樹芬在回憶錄中寫道,「妓女人數應該以千數來計算」。

「我一直試圖去查證,灣仔地區的500個慰安所究竟有沒有全部建成,為此還曾多方找尋其他日軍的回憶錄,但一直沒有進展。不過即便計劃沒有全部實施完成,應該最終也建成了不少。」蘇智良對香港文匯報說。